崔忠付:新形势下,我国医药冷链行业未来发展展望

4月18-20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药物流分会承办的2018国际医药供应链峰会暨第七届中国药品冷链物流峰会在成都召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出席峰会并发表讲话。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崔忠付

 

崔忠付讲到,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刚刚闭幕。李克强总理总结了我国过去五年在实施医药、医保、医疗联动改革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等方面取得的突破和成就。同时也指出:继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协调推进药品流通改革,加快实现全程追溯是未来的发展目标。

2017年,是我国医药供应链重构的关键一年,随着全国范围内两票制的推进,医药流通领域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医药工业在加快发展。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7年药品批发百强市场占有率于2015年的74%上升到2017年的78%。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推测, 2017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32599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2%左右。

回顾过去的一年,药品冷链物流领域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政府监管力度达到空前高度。“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加强冷链运输贮存质量监管,2017年也陆续出台了《疫苗流通和防疫接种管理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政策,足以看出,药品冷链监管力度达到史上最严。

第二,药品冷链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根据工信部现有数据推测,2017年与冷链相关的疫苗制品、生物药品等所属的生物药品制造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700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0%。未来,受到二孩政策开放、老龄化增长、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等因素的持续影响,药品冷链市场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第三,冷链物流服务专业化程度在进一步提高。自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市场开放以来,商业企业独立成立了物流公司。以及社会物流企业都在探索中寻求适应市场的经营模式。全国性、区域性龙头企业不同程度加大对冷链物流资源的投入,并积极探索形成运营一体化等多种模式,提高服务专业化程度。

第四,冷链物流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目前从事药品冷链物流的企业由传统药品企业和社会物流企业组成,运输部分主要由社会物流企业完成。随着顺丰、UPS等社会化专业物流企业的进入,药品冷链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尽管近年来我国药品物流发展较为快速,但相对国际水平,我们仍然存在不足:

一是,药品冷链标准不统一。一方面,GSP和GMP法规中冷链标准不统一。另一方面,各地监管部门、实施单位对GSP在内的法规解读亦不相同。这给药品经营、物流企业都带来较大挑战,同时阻碍了医药供应链效率的提高。

二是,运营效率低,成本高。冷链需求碎片化、物流操作环节标准化程度低、运输车辆空载率高等因素都是造成药品冷链运营效率低、成本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是,全程追溯体系尚未建立。受到政策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等因素影响,我国大多数企业信息化程度处于较高水平,但行业内一直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全程追溯体系,这对药品安全和物流成本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四是,专业人才仍旧匮乏。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从业人员要掌握药品和物流两个部分的专业技能,行业快速发展下,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加,人才匮乏是整个行业面临的难题。

我国医药供应链迎来了重构、优化的新时代,在此背景下,药品冷链领域将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药品冷链物流模式将被重构。两票制影响下,从药品生产、流通到末端将出现新的业务需求,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之间的整合也是行业要面对的新课题,这些势必推动物流模式的重构。

二是,冷链物流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受到医药供应链创新影响,仓储资源和运输资源有效整合,多仓协同配送,允许药品流通企业异地建仓将成为趋势。这也意味着未来需要加强构建冷链物流包装、冷藏箱周转体系及冷链物流专用托盘共用系统。

三是,药品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相比常温药品,冷链药品在质量安全、时效性、信息化、温度监控等方面都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推动药品冷链物流信息化程度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2018年将是医药供应链优化创新的重要一年,亦是药品冷链发展的关键之年,中物联医药物流分会将继续与业界同仁共同推动医药供应链的健康发展。

相关阅读:

Copyright ©2014-2015  http://www.wlxx.org     物流企业协会    物流企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