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优秀交通人答记者问 我与交通运输共成长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GPS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引航员怎么在“浮动的异国国土”上将外轮引进港口?公交车驾驶员的作息时间是什么样的?打捞潜水员在深海里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经历……6月22日,王淑芳、姚泽炎、杨苗苗、钟松民、方秋子5位来自交通运输行业的优秀代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分享了他们与交通运输改革发展共成长的故事,畅谈40年改革开放历程中交通运输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   

 
  
说起改革开放40年中交通运输行业的变化,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导航中心副主任王淑芳坦言:“感触最深的就是大家对发展北斗思想意识上的变化。”大学一毕业,王淑芳便投身北斗系统的筹备、建设。来到交通运输行业之后,她一直致力于推动北斗产业化发展和交通信息化建设,牵头实施军民融合项目北斗民用示范工程。她说,从过去人们习惯用国外的导航系统,到如今交通人开始主动应用北斗、掀起社会“北斗热”,越来越多的人因用上了自己国家的卫星导航系统而感到自豪。
  
 
  
北斗民用只是我国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在长江引航中心高级引航员姚泽炎的记忆中,上世纪80年代初,长江航道上几天才能引上一艘船,船舶的载重量也很小。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为长江航运的发展插上了翅膀,黄金水道效应凸显。“如今,每天能引1到2艘船,刚刚执行的40万吨散货船‘招商梦1’轮引航任务,在以前是不敢想的。”33年来,姚泽炎用一言一行维护着祖国的尊严,多次成功避免灾难性事故发生,共安全引领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船舶7000多艘次,引航里程达72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8圈。
  
 
  
方秋子今年31岁,是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的一名收费员。立足三尺岗亭,她深深感受到近些年人民群众对高速公路的服务方式、效率和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判别车型一眼准”“点钞识钞一指明”等技能,让方秋子成为“收费行家”,更带动了“秋子服务”品牌的建设。“我们的窗口虽很小,但它代表的是首都北京的表情,传递的是我们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秋子笑着说。
  
 
  
“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秉承着这样的救捞精神,广州打捞局“华天龙”工程船工程总监钟松民工作25年来,屡创海上救捞奇迹。“救捞队伍刚刚建立的时候才120人,当时靠手拉、肩扛,而现在我们有了空中救助直升机、大型专业救捞船舶、抢险打捞装备等。”钟松民表示,随着国家对海上救捞事业的重视和我国大国重器的发展,交通救捞队伍逐渐扩大。改革开放40年,救捞系统共救助中外遇险人员4万多人、各类遇险船舶3000多艘。
  
 
  
接过话筒的安徽省蚌埠市公交集团驾驶员杨苗苗,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改革开放以来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变化最大的可能就是公交了。”杨苗苗介绍,上世纪90年代,全蚌埠市只有十几条公交线路。“现在,我们的线路达到65条,公交车辆也增加到1700多辆。”在10米车厢度过的24载,杨苗苗安全行车100多万公里无事故,服务500多万人次无投诉。
  
 
  
见面会上,5位代表还回答了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社等媒体记者提问。
相关阅读:

Copyright ©2014-2015  http://www.wlxx.org     物流企业协会    物流企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