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巨头深耕农村市场 农产品上行仍是痛点
阿里巴巴、京东等都把农村作为未来发展战略之一。日前,阿里巴巴宣布以45亿元战略入股农村电商平台汇通达,同时启动“首届全国乡镇集市购物节”。在此之前,京东的农村便利店也在计划继续深入到更广袤的乡村。不过,农村市场和外界的期望目前尚有差距,包括农产品上行在内的诸多痛点如何顺利解决,成为各电商致胜的关键。
各大电商加大乡村市场布局
近日,阿里巴巴宣布以45亿元投资汇通达,双方全面开启通过“新零售”赋能农村经济实体的深度实践,共建农村商业新生态、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
汇通达定位于乡镇和农村。通过为农村的“夫妻老婆店”提供商品、金融、信息和营销等整个体系与供应链的支持,对农村的零散销售店进行整合。目前,其业务已覆盖全国18个省份、15000多个乡镇,累计发展并服务80000多家乡镇“夫妻店”。
在此之前,阿里零售通项目就曾宣布将在2018年覆盖100万家小店。有资料显示,阿里生态目前已经覆盖了2800多个区县,在40000个乡镇中达到了99%的覆盖率。
农村电商一向被视为电商领域的“最后一块蛋糕”,欲分食这块蛋糕的自然不只阿里一家。
4月12日,京东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2018年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上表示:京东每周在中国新开的京东便利店是1000家。目标是在今年年底,每天要新开1000家京东便利店。
2017年4月份,刘强东曾经宣布,5年内,京东要在全国开设超过一百万家京东便利店,其中,一半在农村,要做到每个村都有。
农村电商市场潜力巨大
如今,在一二线城市,“网购”已成为居民最为热衷的生活方式,消费市场日渐饱和。相对而言,6亿多的农村人口却为行业留下了足够大的市场空间。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农村电商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估计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8.87%,2020年我国农村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16860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农村电商的潜力非常巨大。截至2017年12月,农村手机上网占比已经高达84.6%,高出城镇的5个百分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了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线下支付加速向农村地区网民渗透,农村地区网民使用线下支付的比例已由2016年底的31.7%提升至47.1%。
目前,农村居民对网购商品模式的接受度较高,达84.4%;村民每年网购消费的金额预计为500-2000元不等,消费的主体人群在20-29岁之间,占比为32%。消费市场日益活跃。
农产品上行困境待解决
一直以来,农村电商都是一块让各电商巨头垂涎欲滴的“蛋糕”,不过,这块“蛋糕”却不太易吃。
不管是阿里还是京东,在布局农村电商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农产品上行困难。
早在2014年,农村电商便悄然兴起,时至今日,却依然在路上。一个重要的因素便在于各大电商在农产品如何进城方面均有短板。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鸣涛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电商产业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下一步农村电商要更好把农村地区价值资源挖掘出来,以前是工业品下行,现在要发挥上行作用,支持农村地区资源产品进城市,完善资源产品上行供应链环节,加强品牌体系、溯源体系建设,解决农产品上行的挑战。”
如今,农产品上行渠道越来越分散化,既有天猫、京东等大平台,又有本土电商平台,还有直播、微商等渠道。但农产品网上销售的持续性仍较差,质量追溯体系仍不完善。
所以,要解决农村电商上行困境,一是要加速推进农业标准化,改进农产品包装设计,把更多的农产品由商品变为网货,更适合网上销售;二是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在大力打造地域公共品牌的基础上,积极培育企业市场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三是补短板、降成本,全面加强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及冷链、包装体系建设,提升供应链能力;四是积极借鉴新零售理念,加大线上线下融合力度,多平台、多渠道、多举措扩大农产品上行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