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战”打响!无人机不止是看起来很美
你是否想过,有一天我们会像电影《头号玩家》里一样,打开窗户就可以享受到无人机带来的迅捷配送,不管身处乡村、海岛、高原、悬崖村,还是高端小区、校园、写字楼……
这不是梦想,也不需要等到电影里的2045年。近几年,物流无人机商业化运营步伐明显加快,中国无人机物流配送已进入合法运营阶段,“起飞”离我们并不遥远。
● 无人机:物流网络的重要一环
受益于电商的高速发展,我国近五年快递业务收入年均复合增速超过30%。但快递“最后一公里”至今问题严重,快递人员送货时间冲突、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已成为制约快递业高速发展的关键。
无人机具有不受地面交通影响、直线距离配送更快等优势,一旦广泛运用,最有可能先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问题,同时也将加速整合快递行业末端配送的板块布局。
无人机的价值还在于最大程度地扩展仓库覆盖范围,释放库存和现金流压力。企业的无人机物流战略也不仅是为了完善物流网络,更是为了抢占空中运力网。未来,干线、支线、末端上的无人机物流有望整体打通,飞机、数据、空域、起降基地等将组成一个统一的系统。
当前,物流无人机的应用依然处于实验、试点阶段,不过,物流公司、电商巨头都看好无人机物流的市场前景,赋予了相当高的期望。
● 这些年,物流巨头做了什么
◎顺丰
2015年,顺丰逐步拓展到吨位级大型无人机;2017年7月13日,顺丰宣布在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建立大型物流无人机总部基地,成为国内首个正式落地的无人机支线物流运输项目。顺丰获得运营许可证,是中国物流无人机的转折点,顺丰也将极有可能成为中国物流无人机的领导者或组织者。
顺丰自主打造的无人机研发团队,目前已全面掌握物流无人机核心技术,获得20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02项,覆盖无人机设计、云平台、运营管理等物流无人机研发和应用的相关领域。
据了解,顺丰参股的朗星无人机公司专门为顺丰研发的AT200,最大航程达到2000公里,10立方米的货舱最多可以承载1.5吨重的货物,以260公里的时速巡航。
◎ 京东
虽然入局较晚,但是京东在物流无人机领域的布局十分紧凑。
2016年5月,京东成立X事业部并确立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三大板块;自2017年6月开始,京东已陆续投入使用全球首个无人机运营调度中心,落地全球首个全流程智慧化无人机机场和全球首个无人配送站。如今,京东无人机已在宿迁、西安、韩城、海口等多地实现常态化运营,目前已完成超过20万小时飞行时间,并实现零事故运营。刘强东提出,要在西南地区建设185个无人机机场,将当地偏远地区的物流成本降低50%~70%。
2月5日,京东在西安获得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授牌“陕西省无人机航空物流多式联运创新试点”。此前,京东已经获得陕西省颁发的覆盖陕西省全境的无人机空域书面批文,这意味着京东能够在陕西省全省开展大规模无人机试点运营。
4月25日,京东无人机配送开启在青海的运营,目的是打通一条新的配送通道,让交通不便地区的用户,同样能够享受到智慧化物流带来的便捷,有效地降低藏区物流成本,提高边远地区的物流水平及效率。
顺丰、京东获得区域性物流无人机商业化运营许可,意味着无人机物流“空战”正式打响。
◎ 苏宁
与京东的X事业部类似,苏宁成立了S实验室,围绕精益生产和人工智能两个方向展开应用研究,专注于物流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无人机配送即是苏宁S实验室重点探索的项目之一。
2017年,苏宁在部分偏远地区部署了无人机。在2017年6月的一次测试配送中,苏宁无人机创造了15.06公里国内无人机物流飞行新纪录,成为其投递的一大“杀器”
◎ 菜鸟
3月26日,菜鸟ET物流实验室联合天猫,将无人机运用到传统的茶叶运输环节,提升了茶叶制作效率,降低了茶叶损坏率,让狮峰龙井头茶提前两个小时上市。不同于其他无人机在人烟稀少的区域飞行,此次飞行地区为西湖龙井景区,飞行安全要求极高。菜鸟使用最新技术,全程后台监控与控制飞行动作,确保了飞行安全。与不少物流公司定位末端配送不同,此次飞行已经介入到商家的供应链体系。此前,菜鸟无人机群曾在福建省莆田市完成了一次跨越海峡的送货。
4月26日,菜鸟与天猫在陕西省武功县联合宣布启动“神农计划”,将在全国开设100个原产地生鲜仓库。菜鸟在当地开通的无人机航线,将田间地头和产地仓直连。水果从枝头采摘到进仓预冷,原本需要几个甚至十多个小时,现在只需要10分钟。
◎ 企业纷纷试水
无人机商业配送领域刚起步,企业进入早容易得到市场认可。但布局无人机“很烧钱”,背后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同时具有一定的广告效应。
除以上企业以外,中国邮政在部分偏远山区开通了邮路航线,实现了无人机为“断崖村”送报纸送包裹,加强了中国邮政的农村邮政网络建设;中通快递浙江乐清公司在2017年7月正式启动无人机邮路试运行,完成了首次试飞,并表示加强培训无人机技术,同时在无人机寄件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探索。
● 无人机能“飞”多远
关于目前成本略高的情况,业内专家表示,主要是由于末端运送还未规模化。全面开展无人机产业,大面积推行无人机物流配送,要求产业必须具备全面的安全管控能力。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尚没有一套完善的无人机适航标准体系,而我国对于无人机的创新应用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率先制定出台科学规范的运行标准意义十分重要。据报道,2018年民航局将就巡线、短途货运和植保,三个场景进行一个风险分析,通过风险分析民航局相关部门将从运行的角度出台相关要求,最终制定相应的检查项目。
无人机一旦获得全面商用,将大大降低对末端人工的依赖,也将提升物流行业“最后一公里”配送人、车、货的安全。未来支线300公里以内无人机的普及,将替代部分车辆跨区域的配送,提升服务时效,重新定义“快”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