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巨头争相布局“小店” 点燃“新零售”战火
在新零售环境中,消费体验成为吸引客流至关重要的利器,商家服务是否便捷、是否迎合个性化需求、是否能解决以往的消费痛点,是商家能否立足市场的关键要素。
受电商企业的冲击,实体商业经历数年低谷期之后,终于迎来新的春天。当下,线上线下融合的商业模式成为发展主流,电商巨头纷纷“下线”寻找发展实体商业的机会和落脚点,通过线下流量入口,与线上销售实现交相辉映。“小而美”的便利店作为市民“消费最后1公里”之内最便捷的业态,成为这些巨头们的新战场。
近一年多时间以来,阿里、京东、苏宁三家电商频频发出便利店布局战略的消息。在省会石家庄,36524便利店不再是唯一的连锁店品牌,京东便利店、苏宁小店已经先后进驻石家庄市场。
苏宁小店与36524便利店比邻而居
今年3月底,石家庄2家苏宁小店新浩城店和明珠花苑店双店同开;其中,新浩城店与36524便利店比邻而居。
“便利店多了,大家在社区周边买东西的选择就多了,哪家的服务好、商品好,大家自然就常去哪一家。”对于新出现的便利店,不少社区居民赶来尝鲜,对比对比两家便利店的销售商品种类和具体价格,当然,更重要的是比比哪个商家服务更周到。
“1小时送货到家,对远近有要求吗?无论买多少都给送到家吗?”80后、90后新生代消费群非常感兴趣送货上门服务,就一些问题询问苏宁小店工作人员。据悉,市民只需要在苏宁小店线上移动端下单,只要在1公里范围内1小时即可送达。
苏宁小店总经理李珠告诉记者,“这就是我们的服务优势之一。”依托于移动端应用,该平台实现了线上平台与线下实体店的互通,小店的服务范围也因此扩大。
便利店向“智慧”转型
以小狮子为标识的苏宁小店,以小狗为标识的京东便利店,与在省会便利店市场经营30余年的36524便利店,三家争抢“消费最后1公里”的看点在哪里呢?
从36524便利店的名字来看,一年365天并且每天24个小时的全天候营业,自然是36524的明显特征和优势。这个经营时段满足了夜间加班族、出租车司机等人群的购物需求,让他们在凌晨也可以找到买一碗泡面或者热包子的地方。
但同时,因为经营时间长,所需劳动力也有所增加,这部分成本的费用平摊至商品上,从而使得同品牌同类商品价格比其他便利店要稍高一些,流失了一些白天的客流。
“针对成本问题,我们企业瞄准‘智慧’转型,已经开始试水无人便利店模式。”36524便利店网络部总监李志华说,由于没有人工成本,这种无人便利店的成本支出大概只有传统便利店的三分之一,这种全新的消费场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地铁、写字楼等场所。此外,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为支撑,对未来的消费者服务也会更加精准。
生态链为便利店做支撑
大数据,也是当下全社会各行各业的“资源富矿”。在电商巨头做后盾的京东便利店和苏宁小店,消费大数据则更是它们的优势。
4月17日,记者在苏宁小店新浩城店的零食区域看到,一个设计新颖的糖果架上,糖果品类居然有近20种,其中不少包装在大型连锁超市也未上架。
“结合苏宁易购平台上的大数据,我们发现这个片区居住的消费者比较偏爱甜食类,所以才设置了糖果架。”李珠说,大数据已经勾勒出来“消费画像”,这让苏宁小店的商品陈列和营销更有针对性。例如,明珠花苑店的周边消费者晚上回家较晚,所以那家苏宁小店扩大了果蔬区面积,为上班族购买蔬菜提供便利。
据悉,苏宁小店和京东便利店的快消品与它们线上平台的采购体系共用,稳定的供应链既维持了实惠的价格,也确保了产品的高质量。
显而易见,深耕线上零售领域的苏宁易购和京东,在经营品牌、供应链、信息技术等方面有很多优势,所以,这些环节所组成的大生态链成为旗下便利店的强大支撑。
市电子商务协会会长高文海表示,在新零售环境下,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已经成为发展的大势所趋,便利店的消费体验,决定了能否形成最后一公里或者最后一小时的闭环。未来新零售一定是基于社区实现更快速、更便捷、更高品质的消费服务。无论是36524便利店,苏宁小店还是京东便利店,线上+线下的便利店模式将可能成为行业新的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