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升级中国制造+服务
“在消费升级的强烈拉动下,跨境电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电商平台和入驻企业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在日前举办的“互联网+”转型升级高级研修班上,奥买家集团总裁、广东省跨境电商行业协会副会长刘丽萍表示,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因具有面向全球、流通迅速、成本低廉等诸多优势,已经成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重塑国际贸易规则的重要载体。2017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继续保持增长,2017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3.6万亿元,同比增长30.7%。有关研究中心预计,到2020年,跨境电商交易总额将达到12万亿元,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约37.6%。
刘丽萍认为,跨境电商只有适应市场需求,把握政策变化,不断创新升级,才能不被用户抛弃。
目前,电商领域形势大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入局。“跨境电商平台的竞争将从单一的商品竞争逐渐向供应链与整体服务转移,竞争方式将逐步升级。”刘丽萍指出,跨境电商平台内的企业数量将不断增加,且规模会越来越小,制造利润也越来越低。同时,这些企业对平台服务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融资需求也将增大。因此,我国跨境电商平台要想深入发展就应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制造+服务”的经营模式。
跨境电商平台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应做好相关的分析工作,为新阶段的战略部署打好基础。刘丽萍以阿里巴巴为例,对它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优势在于强大的国际互联网企业联盟、在国内电子商务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全球最有实力的B2B平台、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等。劣势在于其商务平台庞大杂乱、信息质量不高,收费会员制度造成一部分顾客流失,对顾客深层次需求缺乏考虑,只介入交易信息、不管交易过程,网站模式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等。”刘丽萍表示。
除了电商平台需要创新升级外,消费方式的转变也在倒逼企业转型。近年来,俄罗斯、巴西、以色列、阿根廷等新兴市场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当地商品供应不足给中国卖家带来了更大的用户规模和购买力。
河北立成工程公司的一位业务总监告诉记者,他们公司虽然没有正式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但有很强烈的出口需求,也希望借助电商平台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记者了解到,市场中有类似需求的中小型企业非常常见,但很多企业面临着无从下手的境遇。
传统出口产业要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升级,首先得改变思路。在跨境电商马帮公司创始人张洁看来,传统外贸公司或借助电商平台转型的公司,不能把电商平台仅仅当作工厂的一条销售渠道,只卖工厂或现在公司擅长的产品。企业应从大格局来思考,用跨境电商颠覆原有的产业链,可以通过平台扩展更多的供应商、对接更多的产品等,把公司做大做强。
刘丽萍建议,已有商品却不知如何利用跨境电商平台走出去的企业,应先做好企业定位。明确企业要卖什么,未来做到多大规模,进一步针对目标调整企业配套的组织架构。此外,企业应提高创新能力,帮助打开海外市场。“例如阿里研究院就通过发挥五大职能成为了行业内的权威机构,帮助阿里巴巴集团巩固了它的市场地位。其五项职能分别包括法律、政治专家的政策解读,经济专家对宏观经济状况的判断,美国硅谷专家对科技方向的把握,大数据专家对行业数据的分析,以及定期的研究成果对外输出。”刘丽萍表示。
同时,她不再看好销售传统代工商品企业的未来。“全球的消费者逐渐呈现出对商品需求从最初低价向品质延伸的特点,中国卖家只有通过品牌化打造输出更多有品牌附加值、高质量的产品,才能把握更多机遇。”刘丽萍说,企业只有提高产品价值、形成自有的技术壁垒、知识产权,才能更好地获利。
易观国际副总经理薛永锋也表示,随着消费升级和经济新常态下的结构调整,对很多消费者来说,低价已不再有足够的吸引力,以“80后”为主体的新中产阶级群体逐步成为社会的主要消费人群,他们更注重产品的品质、安全和所带来的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