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电商”站上消费升级的新风口
临近春节,年货采购进入旺季。除吃穿住用行等传统年货,鲜花这一“非必需品”消费异军突起。此类生活品质消费的兴起见证了老百姓消费升级的新动向。
“每周一花”悄然兴起
西安白领郎爽近日收到一份包装精美的纸盒快递,纸盒中是捆扎得整整齐齐的一束鲜花,为了保鲜,花枝根部还用湿润的吸水海绵包裹。这是郎爽在一个同城鲜花速递APP上订购的“每周一花”鲜花产品,每月98元就可以每周收到商家邮递来的一束鲜花装点家居。郎爽告诉记者,身边和她一样有鲜花消费习惯的女性白领很多。
在花卉市场,鲜切花卉也成为传统热销名单上大型绿植、君子兰、蝴蝶兰等老品种之外的新宠。“今年的玫瑰价格比去年贵,一束要40元。”李小姐在西安朱雀花卉市场买了四束鲜花,“每个月大约会花费200元购买鲜花在家里摆放。虽然鲜花插瓶后保持新鲜美丽的时间只有短短两个星期,但由赏花产生的愉悦感是没法用金钱衡量的。新年了,更要多买些鲜花来装点,让家里多些喜气。”
吃喝不愁的年代,环境和心情消费成为鲜花消费热起来的最主要理由,鲜花正逐渐成为很多市民的日常生活所需。
鲜花消费转入日常
传统花店的经营利润主要来自商务摆设、婚庆礼仪和节日礼品,如今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鲜花消费从礼仪商务消费为主逐渐转入家庭日常消费领域。鲜花消费市场的广阔前景由鲜花电商受追捧可见一斑。
开展“每周一花”业务的鲜花电商这两年借着鲜花消费的东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在资本市场获得青睐。“花+”完成亿元融资,“花点时间”完成上亿元B轮融资,“宜花”也完成了B轮融资,“爱尚鲜花”“泰迪鲜花”先后在新三板挂牌。
1月27日,在西安朱雀花卉市场,记者了解到,鲜花的价格受大雪降温影响,普遍涨幅较大,不过前来购买的顾客依然络绎不绝。“200元至250元的情人节定制玫瑰礼盒今天一天已经预订了10盒。”一家花店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今年的情人节距离春节近,已经早早有老顾客跟我们预订鲜花。”西安朱雀花卉市场一家花店的工作人员说。还有商家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前来购买鲜花,带动日常鲜花消费火爆。大部分都是女性消费者,一次性购买三四种花束做搭配。”
鲜花电商仍有“痛点”
“送来的花颜色搭配得不太好,还不大新鲜。”西安消费者陈静说,“而且,有几次送来的花都是比较便宜的玫瑰、康乃馨之类,感觉百十来元花得不值。”
“每周一花”鲜花消费模式兴起后,不少消费者对鲜花快递、鲜花品质等方面的吐槽也随之而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西安地区鲜花电商的包月鲜花产品分几个消费档次:最低59元,中档几百元,最贵的在千元以上。但从销售数据看,卖得最好的还是百元左右的组合产品。有经营者称,100元四束花,不算快递费、包装费,就是买花的成本也不够,自然没有太名贵的花。另外,快递环节造成的花枝损坏、新鲜度打折扣之类的问题也难以避免。
据悉,自营鲜花电商“花+”和“花点时间”等建立了自己的冷链物流技术,在保证鲜花配送时效的同时,与鲜花产地直接对接,从而丰富鲜花产品品种,提高消费人群满意度。目前从昆明到全国大部分城市,几家大型鲜花电商都开通了鲜花冷链运输专线,实现从花田直送客厅。
以往每逢春节,北方人喜欢逛庙会,南方人喜欢游花市。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鲜花消费正变得越来越普及,但品质参差不齐、鲜花进货渠道不畅、物流不适应等鲜花电商“痛点”仍需尽快破解。
鲜花电商兴起折射消费升级
有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鲜花电商市场规模达168.8亿元,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鲜花电商市场规模就达到51.4亿元,2019年预计能突破600亿元,而鲜花电商的市场潜力远不止于此。
近几年做得比较大的“花点时间”等几家鲜花电商,基本上都是采用“预订+包月”模式,通过互联网模式培育鲜花消费市场。数据显示,“花点时间”在2017年成交量增长7倍,女性消费群体占比达到72.6%,42%的用户年龄在25岁至35岁之间。在“她经济”的带动下,鲜花消费前景十分看好。
在欧美发达国家,日常鲜花消费比例一般占到40%至60%。相比之下,我国日常鲜花消费占比仅为5%。在消费升级的当下,国内鲜花消费的未来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