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市场潜力无限 突破五大方面实现健康发展
作者: 浏览量:691 次 发布时间:2017-09-12 07:34:30 来源:物流北京网
近些年,随着冷链市场不断发展,消费者对冷链商品的需求不断递增,对冷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虽说冷链物流体系还不够完善,关键环节冷链技术及设备还不够好,但是未来,在国家、企业、技术等多重推动下,我国冷链行业有望从供应链、标准、成本、末端以及设施这五方面实现突破,推动冷链业健康发展。
笔者根据有关数据了解到,从2013年开始,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的市场交易额已经接近千亿元,预计2017年会增至1500亿元,从这些数据来看,能够充分说明我国冷链市场的良好发展前景。
冷链物流分为多种类别,有全程冷链型、物流型、加工型、仓储型、落地配型。一般情况下,冷链产品从田间、采后到预冷、冷藏,再到冷藏运输车、批发站冷库、超市冷柜,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涉及多类制冷设备,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中。冷链运输中任何一个环节断裂,都会对保鲜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姚建芳介绍,目前我国大部分鲜活产品物流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
从冷链行业整体发展情况来看,笔者觉得,未来几年我国冷链物流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以下五个方面将不断地改善,以推动冷链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供应链。供应链体系建设对冷链物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冷链供应链体系建设要紧抓两端,一头是生产端,另一头是消费端。笔者认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采用企业型、平台型、生态型供应链发展模式。比如鲜易供应链,作为全国温控供应链集成服务商,不仅采用了上述的发展模式,同时还建立了全程可追溯体系,可以说鲜易供应链在全国冷链物流市场中大有可为。
其次,标准。目前,我国冷链物流标准近百项,但是大多数为推荐性标准,只有少数为强制性标准,如《冷库设计规范》,对企业的约束力不强。此外政府对冷链市场的监管不够彻底,因而造成了市场上冷链物流设备乱象丛生,比如大量不符标准的“黑冷库”和“黑运输车”。一方面是冷链市场发展前景庞大,另一方面市场缺乏具有约束力的行业标准。随着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让我们对未来冷链市场标准不断完善充满了希望。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冷链物流分会秘书长刘龙昌表示,未来“冷链物流行业标准”的问题会得到有效地解决。
再次,成本。笔者了解到,在全国接近5000多家生鲜电商中,纯盈利的电商不足5%,其余的多处于亏损状态,当然也有小部分勉强盈亏平衡。一方面,在仓储方面要建立专门的冷库,在配送时要使用专业的冷藏车,对包装材料也要求很高。另一方面,有些实力的企业自建生鲜全冷链物流体系,通过专业研发的温控技术、材料和设备,从仓储、分拣、运输到末端配送,真正实现了全程“冷链”配送。笔者觉得,这种方式虽说能够确保产品的运输品质,但是冷链运营成本很高等等。这些都会大大增加配送成本,如何有效地降低成本,是冷链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后,末端配送。冷链配送的关键是,从点到面将冷鲜产品送到每个小区、每位消费者手中,让“末端配送不脱链”。随着冷链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在冷链运输当中已经能够实现温度数据的实时追踪,大多数企业都能够做到,而且在医药冷链配送领域温度控制也很成熟。目前生鲜冷链配送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末端配送包裹材料创新。
最后,设施。在我国,冷链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在产地预冷、包装、加工等环节设施有待完善。此外相关环节的冷链物流设备过于陈旧,新设施设备的更替不能及时满足市场需求。比如我国冷链物流园设施建设多以冷库为主,少有冷冻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