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城市物流:广州货运量居首 成都等地增速快于京沪

  
有这样一种说法:每一台苹果电脑依赖于全球700多家供应商提供产品服务,每一杯星巴克咖啡都依靠19个不同国家提供原料。一个城市的物流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该城市对资源要素的吸附能力,以及能够利用的市场范围。
  
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前几年10%以上放缓至当前个位数增长的背景下,国内主要城市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上的投资却毫不吝啬。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物流相关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投资额达到53628亿元,同比增长9.5%,高于当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8.1%的增速。
  
昨日,记者详细梳理多地统计数据发现,热点城市物流板块表现亮眼。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物流枢纽城市去年在物流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在10%以上,部分城市甚至达到20%。值得一提的是,成都等地后发优势明显,物流业增加值增速超过京沪。
  
节点聚集:穗渝沪货运量位居全国前三
  
随着国内城市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越来越深入,未来城市竞争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便是物流承载能力和物流效率的竞争。完善物流基础设施、优化物流空间布局,一场物流“竞赛”正在国内主要城市间悄然展开。
  
最直观的数据是货运量指标,2016年,在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中,广州、重庆、上海货运量位列前三,分别达到11.2亿吨、10.7亿吨和8.9亿吨。另外,广州和上海2016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值分别达到1377.42亿元和1160.27亿元,均高于其他城市。
  
从广州、重庆、上海三地区位来看,它们均位于关键性交通枢纽,是货物运输的中转地。同时上海和广州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中位居前列,重庆也是全国经济增速最快的城市,三个城市本身具有很强的资源吸附能力。
  
此外,在其他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天津、成都、武汉、宁波、南京、深圳、杭州、青岛、厦门等城市2016年货运量均在2.5亿吨以上,均具备辐射全国的物流能力。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提出,统筹综合交通枢纽与物流节点布局,并提出建设北京—天津、上海—苏州、宁波—舟山、广州—佛山、深圳、重庆、成都、昆明等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以及石家庄、太原等区域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
  
目前货物运输向中心城市或枢纽城市聚集的特点也在凸显。如果粗略计算比较,2016年,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以及成都、深圳等12个副省级城市(济南、长春、大连未公布数据)货运量之和达到约71亿吨。去年全年,我国货物运输总量440亿吨,上述16个城市货运量约占到全国总量的16%。
  
空间转移:成都武汉物流业增速超京沪
  
除了货运量和增加值外,从仓库面积也可稍窥城市物流竞争能力。据仲量联行提供的数据,截至2017年二季度,上海、天津、成都、深圳4个城市已建成高标准物流仓库面积分别达到642.1万、338.7万、294万、290万平方米,位居主要城市前列。
  
广州、北京紧随其后,已建成高标准物流仓库面积分别是209万和202万平方米,其余副省级城市多在200万平方米以下,个别副省级城市在100万平方米以下。
  
仓库供应面积直接影响到货物储存费用,在物流降成本的背景下,仓储成本低也能带来竞争力增强。仲量联行数据显示,上海、天津、成都、深圳、广州、北京、沈阳、重庆、青岛、南京、武汉、西安、宁波、杭州这14个城市高标准物流仓库平均价格为0.97元/平方米/天。
  
但价格级差已经开始显现,截至2017年二季度,在仓库供应面积充足的天津和成都价格分别为0.9和0.8元/平方米/天,而由于地价较高等因素,深圳、上海、广州、北京四个城市仓库价格已经分别达到1.4、1.3、1.2、1.2元/平方米/天。
  
一般而言,随着这些城市仓储成本上升,中转性货物的储存可能会更多向周边仓储价格更低的城市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海货运规模位居前列,但是2016年也同比下降了2.8%。“十二五”期间,上海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96%,北京市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幅10.8%。
  
相比之下,成都、武汉在“十二五”期间物流总额和增加值增速均快于上海和北京。成都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16.3%,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武汉市社会物流总额也年均增长13.6%,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6%。
  
瞄准未来:多个城市明确物流发展目标
  
货运量、仓库面积、增加值等指标代表过去或当前的物流竞争力,那么在物流领域的投资则预示着城市未来的物流竞争能力。据了解,物流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邮政等多个领域,在热点城市中,该领域产值一般占到城市GDP的5%到7%左右。因此,在物流业上的投资既有利于当前城市经济增长,又能够通过提升物流能力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2016年,全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5%。而在上述主要城市中,物流方面的投资积极性颇高,投资增速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北京、上海、广州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995.6亿元、944.86亿元和807.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17.2%、18.9%和20.2%。
  
另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总体水平的城市还包括深圳(12%)、西安(16%)、成都(10.1%)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城市竞争也将很大程度决定于城市物流水平的高低。武汉市在其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国际及地区直航航线达60条以上,航空货邮吞吐能力达50万吨,中欧班列(武汉)双向常态化运营,中欧班列(武汉)、国内城市“五定班列”数量、运量“双倍增”。
  
相比而言,成都、重庆的物流业“十三五”规划更加雄心勃勃。
  
成都提出,到2020年,航空货邮吞吐量超过110万吨,其中国际货邮量15万吨以上;国际(地区)航线总数达100条以上,其中直飞航线70条以上,“蓉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年度开行量达2000列以上,每年新增公路货运班线15条以上,城际公路货运班线总数达400条以上。
  
重庆也提出到2020年,货运量要达到15亿吨,这一目标比2016年数据高出约50%,航空货邮吞吐量到2020年要达到100万吨,该指标是2015年的3倍。
  
另外,在布局物流规模增量翻番的同时,成都、重庆、武汉等城市均在其物流业“十三五”规划中提到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打造智慧绿色物流等方式提升物流效率。
相关阅读:

Copyright ©2014-2015  http://www.wlxx.org     物流企业协会    物流企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