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改造的不仅仅是商业基础设施

这是一个数字化驱动的时代,而作为现代商业基础设施的核心载体,传统物流在数字化改造和重塑后,其战略意义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域,而是连接全世界并深度推动全球贸易。 

传统物流的数字化改造和重塑,中国已经全面加速,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的建设,中国更已呈现出弯道超车之势———6月7日,阿里旗下菜鸟网络宣布,将在香港建设一个总投资120亿港元的超级eH ub项目。消息显示,参与该项目的投资方还包括中国航空集团和圆通速递。

本次宣布在香港建设的超级eH ub,定位为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的一个全球数字中枢,而这一战略动作,可以视为中国物流业发展向纵深推进的一个标志。从全球化角度看,正如有专家所表示的,中国高铁、移动支付、智能物流骨干网,在未来十年最有可能成为全球基础设施。 

纵观当代经济发展史,过去30多年的全球化,是规模化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大企业天然具备规模经济优势,所以,这30年里,跨国大企业是全球化红利的最大享受者。而在个性化消费、小众化生产已成为新一轮消费升级的标签时,规模不经济开始取代规模经济,中小企业逐渐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主角。 

而近年来伴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全球化贸易已经呈现出信息去中介化的趋势,这一趋势无疑给无数中小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它们由此可以更低成本地直接触达全球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物流业作为最重要的配套和基石,作为中小企业开展全球贸易不可替代的货品通路,重要性也在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较为薄弱的“一带一路”沿线地区。

从降本增效的意义上讲,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络通过数字化降本、提效,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整个社会物流成本,实际上首先是中国物流业的分内之事。在这个基础上强化能力输出,能够真正确立中国物流业在全球的绝对领先地位。截至2018年一季度,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 D P的比率为14.5%,高于主要发达国家8%-9%和新兴经济体11%-13%的水平。这意味着中国物流业正面临从“规模全球第一”到“全面引领世界”的升级任务。 

就政策取向而言,近期物流行业的政策利好频频加码,涉及物流仓储、道路运输等多项税费的减免,这背后有着明确的政策标定,就是要把社会物流总费用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由目前的4 .9%降低0 .5个百分点左右,工商业企业物流费用率由8.3%降低1个百分点左右。 

物流网络不是孤立、突兀的存在,其重要性因其作为经贸、商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凸显。资金流、人才流、物流作为全球化的“三位一体”,在短时间内,物流网络对全球化贡献的提升空间最大,可预见性最强。在移动互联网创新的带动下,中国商业的变革速度全球最快,体现出明显的后发优势,移动支付引领全球,人才集聚效应的基础在不断夯实,而物流业的快速跟进以及生态效应不断显现,实则是一种必然。 

作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型典范,智慧物流网络和智慧零售、智能制造等,本质上均具有极强的前瞻性。这也意味着,在国家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战略之下,其更多的战略意义不仅仅限于当下和未来数年,而是长期的、可能超出预期的。 

中国正处在数字化时代后发优势的机遇期———这不仅体现在物流、零售等行业,包括制造业、医疗、教育等等,中国的广阔市场、人口密度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经由这些先天优势所产生的技术驱动效应以及广泛的创新实践,未来势必持续井喷,在数字化新经济时代,中国极有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实现弯道超车。

相关阅读:

Copyright ©2014-2015  http://www.wlxx.org     物流企业协会    物流企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